close

鮮豔的花朵把大自然打扮得生意盎然;悅目的色彩使生活顯得朝氣蓬勃。 我們的衣服那朝霞、彩虹一般的顏色是從哪裡來的呢?

棉花、蠶絲、羊毛,本來是白色的或者淺黃色的,它們的織物全靠染料染上美麗的色彩。 染料是各種各樣有色的化學物質,絕大多數是有機化合物。

在沒有發明合成染料以前,古代人是用天然的染料染色的小比如,我國在三千年前已經學會從藍靛草、茵草根和紫草里得到藍色、絛紅和赤紫的染料;古代腓尼基人從一種海螺裡提取“骨螺紫”——名貴的紫色染料,因為來之不易,只供王公貴族享用,叫做“帝王紫”。 還有一種仙人掌上長的胭脂蟲,從好幾萬隻這種小昆蟲裡才得到一兩胭脂紅染料。 這些來自動物或植物的天然染料,實在難得。 在合成染料出現後,很快就被淘汰了。

現在,只要花一塊錢買一包染料,做一個實驗,把染料溶解在熱水里和幾塊破布一塊兒煮,就可以染另人折服的顏色。 染料本身有顏色,它容解在熱水里後,被纖維緊緊抓住不放,纖維便染上了顏色。 絲、毛的纖維是蛋白質高分子,它由幾百個氨基酸“手拉手”地連接起來,氨基酸既有酸基,又有氨基。 酸基顯酸性,氨基顯鹼性,容易和鹼性或者酸性染料分子結合成鹽。 因此,絲、毛織品染色不難。 棉、麻纖維卻是中性的聚葡萄糖高分子。 要染上色,就需要“媒染劑”將染料和纖維“撮合”在一起。

你染過紅指甲嗎? 可以摘幾朵紅色的鳳仙花,捏一點明礬,和鳳仙花瓣揉合在一起,敷在指甲上,用布裹上。 第二天,指甲就染紅了,洗都洗不掉。 明礬使鳳仙花的紅色染料牢牢地掛在指甲的蛋白質高分子上。

明礬就是這樣一個促進纖維和染料結合的“媒人”。 染棉佈時,先用明礬浸濕,然後在熱蒸汽房里通過。 明礬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鋁鉀,它遇熱迅速水解成粘粘糊糊的氫氧化鋁膠體,緊緊地粘在棉纖維的表面上。 當棉布浸到染缸裡的時候,染料很容易掛在氫氧化鋁膠體上。 布就染上顏色了。 除了直接染料、媒染料外,還有一種活性染料。 它是染料中發明較晚的一種,染出的顏色特別堅牢,不怕水洗,永不褪色。 原來,它的分子上有活潑的反應基團,好像一把強勁有力的“化學鉗”,遇上纖維的某些基團就狠狠咬住不放,和纖維緊密結合成一個整體,洗不掉,拆不散,是比較理想的染料。

人造纖維和天然纖維本質上差不多,很容易象棉、麻、絲、毛那樣染上顏色,因此人造絲、人造棉有絢麗的顏色。

但是,合成纖維的染色情況卻大不相同。 只有錦綸的分子和蛋白質有點相似,染起色來和絲、毛差不多。 滌綸、丙綸、氯綸等染色卻很困難,因為它們和染料不沾邊,不掛鉤,媒染劑也粘附不上。 只好在噴絲前,將染料預先混進原料裡,噴出帶色的絲,織物才有顏色。 反過來,要使色布變白,用漂白劑把染料分子破壞掉就行了。

hw曾表演過這樣的實驗:在玻璃鐘罩下扣一束紅玫瑰花,在裡面送進一塊燃著的硫黃。 不多會兒,玫瑰花的顏色就褪了。 這是硫燃燒後生成的二氧化硫和玫瑰花里的水分作用生成了亞硫酸,它具有還原性,破壞了玫瑰花的色素。 白布、紙張和草帽都常用亞硫酸來漂白。 但是,空氣裡的氧會慢慢地使還原了的色素又氧化回來,所以用久了的白布、白紙和草帽常常泛黃。 還原能夠破壞色素,實現漂白;氧化也能破壞色素,實現漂白。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鈣,溶解在水里釋放出次氯酸。 次氯酸有強烈的氧化本領。 染料分子被它氧化,變成沒有顏色的化合物,漂白便實現了。

說道漂白,還得講一講粉絲,粉絲白白的嫩嫩的,好吃。 它的製作有一道工序就是用二氧化硫漂白。 因為二氧化硫還有殺菌的作用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生活百科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ss Smi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